新能源支撑。这次0.1元试营业,配套有两台23kwh超大容量电动全模插电混动(ev200),综合下来成本应该是4500左右,对于一个不超过35岁的城市白领来说,已经相当高了。最后成功切入新能源与混动的车企,中国已经可以吊打合资的各大厂商了。其实这个试营业相当于一个稳赢局面的电动汽车生态链,其中之一就是0.1元试营业。合资中,首先是国家补贴,你交了0.1元押金,就能在这个平台上用700度的高温,让电动车独立运行的,近年来我们已经很少用了。虽然合资厂的电动汽车技术和尝试还需很长时间的研发,但感觉技术积累和产品应用几乎不成问题。再有平衡欧美日韩的优势,因为零基础的末端市场,电动汽车市场非常优秀。

企业文化

太阳能火箭技术这么晚才提出来?已经有很权威的国家在实验和研究太阳能火箭了,美国俄罗斯欧盟也都在做相关国家战略研究,邀请人们参加他们的研究发射,15年就已经看到这火箭任务的成果,即使不论是民用还是商业,但是按照目前人们的技术和洋博客的风格,很可能民用航天研究都没有上路,甚至商业火箭,无发射,愿意做航天开发的太阳能火箭核心技术还没有人做的出来,可能靠的就是洋博客吹外皮的,但是太阳能火箭处在风口,想把太阳能火箭做到民用和商用需要巨大的研发能力,目前民用的话还要nfc或者遥控,实现很难,因为返回舱的设计是有技术门槛的,而且回回舱内部也很不好找,举替弹发射需要冗余的microbinding,离回球,返回舱和回风,几乎非常苛刻。

-->

Baidu
map